top of page
2024寶嚴禪寺福田小冊
福田小冊
浪子孤商 早還鄉井
文/吳泰宏/演博
我與華嚴經之結緣
【初結緣】
我在2012年拿到博士學位,於寫畢業論文的期間,陪伴著我、支持著我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夢參老和尚於九十歲高齡,在中國五台山普壽寺發願講述《大方廣佛華嚴經》說法影片。當時的我,戴著耳機一邊撰寫論文,這是我與華嚴經的初結緣。
【延續】
進入職場後,每天3小時通勤時間內完成金剛經、地藏經、普賢行願品的定課。但是直到2016~2017年之間,我才得知圓道禪院推廣華嚴經的訊息,取得紙本經書,在滿40歲之前,完成了人生第一部華嚴經。目前我仍在誦第三部的過程中努力,謝謝星慕法師的鼓勵,建議我發願誦108部華嚴經,讓華嚴經深化於生命。已發願,努力達成這個目標。
【2023海嚴海會】
因工作並無法全程參與此一殊勝法會,10天法會我只有參與了其中兩天(皆星期天)。但11月16日趁工作空檔請假一天,到劍潭活動中心法會現場協助佈置。
當天早上,早到的我,在二樓角落找到座位後,有幸參與了見輝法師領現場大眾同誦普賢行願品。在那誦經當下,心中念頭是「今天沒有白來,收獲滿滿,感謝今天請了假,可以圓滿和法師們及大眾一起誦經的緣份」。接下來在11/16晚上離開會場之前,就是和大眾一同佈置與搬運各項物品 (謝謝許多師兄的帶領),當晚帶著流汗的溼衣服,心滿意足的回到桃園家。
同樣的,在最後一天11/26也有幸參與了撤場與善後的工作,雖然身體更累,流更多汗;但是相同的是,一顆平靜及滿足的心!
【物理與佛法及華嚴經】
因長久沈浸於物理學,所以在學習金剛經、地藏經與華嚴經的過程當中,物理學所討論的重要課題,包括時間觀(瞬時~宇宙年齡)、空間觀(微觀基本粒子~巨觀宇宙結構)、統計力學、數字與數量級等等豐富概念,在華嚴經當中,佛陀早就討論與說明過了,真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
舉一個有趣的聯想做為範例,物理學統計力學引入了「全同粒子 (identical particles)」概念,我個人聯想到華嚴經有好幾品都提到了「諸佛同號」的概念,例如卷十六 (十住品第十五) 「…,有千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慧,……」;此兩者之間,具有相同的概念,這也再次強調了華嚴經之不可思議。
又例如時間的概念,物理學,時間為一個客觀且為「相對性(relative)」的參數,非絕對性概念;另一方面,佛法中時間則為「假立的」,如「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時者,依於色心刹那輾轉假立,故有日月年運長短差別。」
幸運的是,我個人在物理學的經驗,讓我可更容易接受佛陀在佛經(或華嚴經)所介紹的時空觀念,並進而了解佛法在實際日常生活中的落實應用。
【期許】
我極其感恩,關於2023海嚴海會的圓滿,有幸可參與其中並且貢獻自身能力。十天莊嚴法會結束之後,我發願終生持誦華嚴經,正要開始。
華嚴海會,
十日圓滿。
剪輯回顧是讓我們記憶起那些深刻感動的回憶,更一次深植於八識田裡。
大和尚殷殷咐囑,
宗務長辛勞帶領,
護法義工彼此齊心協力,
共同成就一場盛會,
一切就是這樣難遭難遇。
華嚴經是佛陀成道開演第一部經典,是最殊勝難得的大法。而我們何其有幸,這麼有善根能夠聽聞,能夠依教奉行不斷的誦讀?若非我們曠劫的殷殷期盼,與華嚴的約定,此生真不容易遇見的。
回顧影片,敬奉諸上善人,期待華嚴海會,大眾都滿載而歸…
總回顧影片由此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