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華嚴海會-傳塵大和尚開示 (Day4)  編輯部整理

不墮閻羅王處險難之地


昨天說《華嚴經》可以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及閻羅王處。今天讀誦有看到了對不對?「閻羅王處險難之地」。

我講的都是從華嚴經裡面出來的。我們每天念經,早上一邊念一邊想,等一下要講什麼。有人覺得我們誦經快,事實上還不夠快。

停心修觀五法藥
 

以前有位老師會算命,他說:師父,別的和尚坐賓士會被人家罵:「出家人坐那麼好的車?」他說,你不一樣,你可以開法拉利!那天聽了之後我好高興,我的法拉利在哪裡?原來法拉利在這裡(飆速誦經),飆車是要吃罰單的!

用功方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在第一天的時候,我們講我們比佛陀還厲害!因為我們很會起煩惱,很會妄想,但佛陀不會。我們比起佛陀有太多妄想心。如果你不修行,妄想心不會有止息的一天。但修行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大部分人都想輕鬆修,但輕鬆修煩惱就不會斷,很難、非常難。所以修行要修五停心觀。五停心觀不是讓心臟停止,是讓妄想心停止。但是諸位,這學問太高深了,師父自己留著修就好了。

事倍功半的修行方法
 

希望大家在我們修行所餘不多的人生,你會願意去推廣華嚴經。跟我比起來,大眾的時間真的不多。我十六歲就來出家,我有人生大好的時間。你們五十歲、六十歲才學佛。學佛念沒有兩句佛,就差不多要走了,這是事實。

所以我們在這一點點的時間當中要做什麼,要做事半功倍的修行,不要做事倍功半的修行。我們花五十年的時間養成了這些習氣,不要花時間去處理它,因為你要花五十年的時間處理,「七年之病,要三年之艾」。所以這一條路真的不適合。除非你真的很有勇氣跑來出家。問題是出家這一條路不是挑人,出家這條路是給發大心的人,是大人之行,是大丈夫之行,非將相所能為。我們沒辦法勉強每一個人說:「你要斷煩惱,你就來出家。」因為這不是能強迫的。但其實也是可以的,佛陀度他的表弟難陀,就是強迫出家。我們在這時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時代。所以要依照每個人的意願,去為大家訂做適合用功修行的法門。只有師父可以獲得解脫嗎?錯!每一個人都應該獲得究竟解脫,這才是如來的法。

這個時代每個法師都在怨嘆,現在的人不修行,現代人不精進,年輕人好難度,有方法想到沒方法,都不知道怎麼去度眾生。我們都知道人很難度,但我這個年輕人為什麼會被度?就是需要適合的方法。所以每次在講課的時候,我都不怕讓人家知道,什麼?我以前那道場山上有二千位法師,每一位聽到我要出家都笑笑說「好有善根」、「你那麼年輕,真的是福報大」、「出家功德好大」,全部一直讚歎,一直灌迷湯。結果?我剃度那天之後,有一位師兄一直看著我。「你看我幹什麼?」「你今天剛出家對不對?」我說對啊!因為沒見過我,他說:「你怎麼那麼晚還沒有睡?」我說:「那麼早睡幹什麼?我沒有早睡的習慣。」他說:「你不早點睡的話,你明天怎麼起得來做早課?」什麼!出家要做早課也!沒有人告訴過我這件事情,我就跑去出家了。我不知道出家要做早課,如果知道我一定不出家的。年輕人你有看過哪個是五點起床的嗎?這就是最有趣的事情。原來度眾生是可以把人家蒙在鼓裡的,先騙來再說。就這樣子磕磕碰碰到現在才深深體會現代人真的不想修行的原因。

我聽過一位居士說,我找到一個道場好棒,八點做早課。我如果找到有個道場八點做早課,我一定很早就去學佛了。現在我們的道場就是八點給大眾居士做早課,因為我希望每個人都愛學佛,不是讓每個人覺得學佛好痛苦。

有人說:「師父,我也很想出家,但我來生再來跟你出家好了。」我來生就不要來了我還跟你倒駕慈航,那是講給你們笑笑而已。我有機會去西方極樂世界還倒駕慈航來幹什麼?不是這個道理嗎?出家人,修的是出離不是修入世,要入世我們早就入世,早就還俗了,我們修的是出離?

符合人體工學的修行法門
 

定這個功課,真的是符合人體工學。這修行出家是不符合人體工學,人會長頭髮,出家人不長頭髮,每天都要剃頭;人會起煩惱,出家人要斷煩惱不要起煩惱。所以修行其實是逆人性去修,它是要斷除一切煩惱,但是我們生來就是會長煩惱。煩惱就是這樣子,所以六祖大師說:不斷諸煩惱。為什麼?因為「菩提這麼長」。菩提就是這樣子而已,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管你有沒有煩惱,菩提心一樣是這麼多,沒有煩惱菩提心也是這麼多,跟有沒有煩惱無關。

修行捷徑發菩提心
 

我們為什麼要把時間放在枝微末節,而不在根本上發菩提心呢?為什麼說這一本華嚴經,是成佛最快的一個道路。因為它是直接從發菩提心去用功,叫做善用其心,而不從斷煩惱去用功。這部經很殊勝,適合一切人,不管是僧是俗都能用功的經典。這部經「為上,為無上,為勝,為最勝,為最無勝。」經裡面每一段經文,都讓人非常的舒服,都讓人非常的愉悅,所以這部經很值得推廣。訂一個大家在人生最後的二十個五年的時間,一天念一卷,一年可以念四部華嚴經。念一部都能叫不可思議,何況念四部?念一百部更是不可思議。這法門重重無盡,讓每一個人就是一直用功,一直發心。

 

見人就問「誦幾部」
 

次法會是聯合國,有好多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參與盛會。前天有一位澳門回來的居士,他跟師父說:「師父,你記不記得你在2018年時到澳門演講?我說對啊!去了之後,我就想推廣《華嚴經》要不遺餘力,要一直去想辦法讓更多人知道,雖然是這麼遠的地方,我們還是努力找因緣結結緣。結果當時只講兩個小時,就這樣推廣一天一卷,二十五年圓滿一百部《華嚴經》。結果他跑來跟我說,當時就領了一套回去。我就問他那你現在念幾部了?他說:「師父,我已經念了五十部華嚴經了!」演講兩個小時就讓人念了五十部華嚴經!我就說::「我弘法就是為了要聽這一句話的。」為什麼?我出家後見過很多人,有的時候大家來見師父,就要師父關心:「哎呀,吃飽沒?」「有沒有穿暖?」「來道場修行有沒有很辛苦?」「法會腰會不會酸啊?」如果不關心這些,回去就會有人抱怨師父都不關心我們。我那時候就想,我出家不是為了要問你吃飽沒,出家的目的是想要獲得解脫。所以就想辦法讓我不要問這些話。你看這華嚴經裡面就不去問這些話。該用什麼方法?我見人就問:「你念幾部華嚴經?」我要做一個見人就問你有沒有用功的師父。

 

讓自己成為故事的主角
 

我希望把佛法推廣落實到,每個人看到我都會自己報告說:師父,幾年前我就開始用功,我現在已經二十部了,我今天已經五十部,我今天已經…。所以為什麼今天特別請主持人唱名誦持名單。到五十部我才把你報出來,只有五十部以上的值得我們等待,所以你們要拼,我的理論就是這樣子。

下一場法會,可能幾年後,你看我們一天念一卷,等三年再來的時候,等五年後,我們又多個十幾部、二十幾部。有人更用功,一天念三卷,五年後就多了五十部了。今天來參加成就第一部的用功,五年後你成就五十部,我就為你鼓掌,大家也值得為你鼓掌。

不要看師父報誰念很多經,每一個人的故事我都很清楚,我都知道他是怎麼開始、怎麼用功、怎麼精進的、怎麼度過的。因為我陪他一起度過這些用功的日子。

我希望這不是講誰的故事給大家聽,而是你們自己即將成為一個故事。每一個人都是公案,不是聽別人的公案,是你的公案。你今天領了這一本經回去,五年後,換變別人在聽你的公案,這不就是最殊勝、最令人感動的事情嗎?在佛法當中,我們這麼精進用功努力,法喜充滿。

 

念處為住離娑婆
 

從昨天、前天這樣念。昨天開始進入十住、十行,今天念十回向。是菩薩用功的過程,用功的經歷。我們常講我們「住」哪裡?有人住臺北市,有人住在美國,有人住在天南地北。每個人都有一個處所,一定要住一個地方,就算是流浪漢,也會有一個定點。

法師住在哪裡?不是住在廟裡,我們住在哪裡?佛陀告訴我們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我們住在四念處。住在四念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住在這個地方,不要愛這個地方,我要覺得這個地方非常的不清淨。我們住在娑婆世界是清淨還是染污?是染污的。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眾生濁、命濁,煩惱濁,是非常染污的。要怎樣離開這個染污的地方。什麼地方最值得我們去?涅槃寂靜最值得去。我們每天住在哪裡?我們的念頭都要住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不淨、苦、無常、無我。這是我們心要住的地方。不是這個身體、肉體。住哪裡是我們隨時起心動念,心要住在不淨、苦、無常、無我。

請問這個,大家有辦法修嗎?你住在帝寶,跟師父講,我住在豬窩,誰信你?我們努力一輩子住在一個地方,把它打掃得乾乾淨淨,我要告訴自己說,那是豬窩,那是狗窩,那不是人在住的地方。我怎麼去修這種行?

所以才會說法師的修行方式是違反人體工學,明明那麼清淨,還要說不清淨,然後我要去找一個清淨的處所,叫做極樂世界,找一個地方叫做涅槃寂靜。

 

善用其心大寶車直驅佛地
 

所以現在要選擇住在哪裡。昨天念經就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要善用其心。但是我的心就算要善用,心要住在哪裡才能善用呢?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要以什麼為我駐足的地方?我要以什麼基礎去起心動念才能善用其心?菩薩是怎麼開始的?所以叫做十住行。我們要常常住在這個心念當中,才叫做菩薩行。昨天念的是最精彩的地方,叫做發心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叫做發心住。我們說要乘大乘這一台寶車,他叫做十法成乘。十法成乘當中,第一個條件叫做「真正發菩提心」。所以我們的心就要住在發心上面,整天就是發心,所以菩薩最後問:「發心功德有多少?」菩薩初發心功德等同如來。

在楞嚴經裡面,叫做「因地心、果地覺。」你沒有發正確的因,就不能成就如來的果報。如果發了正確的因,就必定成佛。所以初住菩薩跟如來是真正的等號,叫做不可思議。初發心即同如來。所以我們的心要一直住在發心。

 

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
 

有一句話叫做「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我們是君子還是小人?我們是小人,君子是菩薩。我們正在開始學習菩薩行,我們的心很小,不是在罵人,叫做小人,是我們的心量,還沒學習打開,我們是凡夫,我們是想要學菩薩行,但是心還需要修煉,所以我們叫小人。

 

小人就要做功課叫做「常立志」。日日發菩提心,次次發菩提心,菩薩發一個菩提心,一直到成佛,不會退轉。我們每次發菩提心是不是退轉,說要發心,然後有的時候做事笨手笨腳,被師父念一下,「你怎麼笨手笨腳!」「不知道,不然我不做了。」是不是就退菩提心了?過兩天,鼻子摸一摸,沒有地方去又來找師父了,是不是?

 

我們要常立志,要常常發心,次次發心,日日發心,真正發菩提心,把心一直學習住在發心上面,因為發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

 

歡喜做,甘願受
 

經典裡面講,供養十善的修行人,學須陀洹道的,學阿那含道的,學斯陀含道的,學阿羅漢道的,不如菩薩初發心功德。初發心之後要怎麼做?第一個叫做歡喜行。「歡喜做,甘願受。」做任何事情要歡喜做,才叫做歡喜行。做事情要歡喜,發心要歡喜,供養要歡喜,做任何事情不歡喜你就不要做,不要勉強自己做,要心很法喜,心很歡喜,因為我的心好不容易發心了,不要讓他有瑕疵,要讓它很發心,很厲害,要讓它無遠弗屆。這個心要歡喜,而不是做得不甘不願,要很歡喜做叫做歡喜行,就這麼簡單而已。

 

看標題抓重點
 

我們以為佛法很難,我們都是「標題黨」,看標題修就好了,看新聞也看標題就好了,內容那麼多,會看得很花。《華嚴經》裡面有很多重點。我們去考試,是不是都是考重點?誰要給你每一題都議論題,這是一樣的道理。佛陀都幫我們整理好重點: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我們不做小抄要做什麼?我們歡喜做功德,當然比不歡喜去做好。我今天發心,要歡喜發心。我出錢要很歡喜出錢,我來念經要很歡喜念經,做每一件事很歡喜這就是菩薩。不要懷疑這件事情,就那麼簡單。修行就那麼簡單,這樣子不是很快樂很殊勝嗎?這樣子我們跟菩薩也就沒有太大差別了。

 

點滴發心功不唐捐
 

一點一滴,念一卷是一卷,念一部是一部,師父不會說因為你念一卷就輕視你,也不會因為你念了五百部就怎樣。不會。因為這是每個人的功德,每個人的因緣,你今天來跟我說:「我只有念一卷,只有念一部,我很慚愧。」但是很多人連一卷都念不到。

 

這部經多厲害你知道嗎?連阿羅漢都看不到!為什麼?因為在華嚴經後面就講,因為他本不發菩提心,所以根本沒有機會看到一個學習發菩提心的經。我們都比阿羅漢厲害還怕什麼?我們不過是個凡夫,都比舍利弗還厲害看過這一部經,聽到了這部經!跟我說你是凡夫,我真的不相信。我們一定是菩薩,我們在這個時代,大家齊聚一堂,一起用功這殊勝無比難得難聞的經典。

 

今天我們繼續迴向,繼續用功,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念我們還是要把它念完。阿彌陀佛。

 

完整開示由此入:https://youtu.be/d-ECsfWoUj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