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藝術、建築與舒食間,領受禪意的無相之道

2024年8月18日


文創院 法琰


藝術的靈魂需要千姿百態,正如沒有一種風格可以定義爵士樂。同樣的道理,禪也不拘一格,鬆與自在,不論表現於何種法門,都展現出禪與藝術在生活中的妙合無間。


於是,在藝術與禪修的交織之中,我們不斷尋找靈魂的回聲。財團法人圓道文教基金會於今(18)日舉辦的第三屆第五場「禪.藝.實相」講座,正是一場靈魂的文化盛宴。此次講座聚焦於爵士樂、建築與舒食三大領域,分享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深遠影響。


當我們談論爵士樂時,經常提及其無法定義的自由性。同樣,禪的本質也是無形無相,無法輕易框定或描述。小提琴家黃偉駿老師在「禪與爵士樂即興的藝術」講座中指出,正如趙州禪師「喝茶去」的禪宗公案,真正的禪意無法以言語形容,唯有全然投入當下,方能體會其真諦。黃老師以其音樂與禪修的深厚經驗為基礎,強調即興爵士樂與禪宗中的「無相之道」有著深刻的共鳴。在他練琴時,體悟到的「無我」境界,使得音符在指尖流動如流水般自然和諧,這正是音樂與禪修的契合,是種無法定義的靈魂共鳴。


如果建築可以承載靈魂,那麼它必然能夠隨風而動,隨處而安。邱明民博士在「如果家可以帶著走那該多好-災難之後的100張臉譜」講座中,帶領聽眾進入一個建築與靈魂共鳴的世界。他以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海嘯為背景,探討災難後家園重建的可能性,並介紹了可拆解、可移動的綠色建築設計。這些建築不僅符合國際ESG標準,更在環保與未來之間建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這種靈活而可持續的建築為災民提供了希望,同時展現了未來人居的無限可能,這是人類建築的靈魂與未來。


簡報後,邱明民博士在播放南亞海嘯災民臉譜的同時,邀請黃偉駿老師以即興演奏,為這場簡報沈澱出悲涼卻充滿光明的旋律,也將整個場景化作了一幅觸動人心的畫卷。


禪意不僅存在於音樂與建築之中,更深植於我們每日的飲食選擇中。功能醫學專家李昆運醫師在「從素食、蔬食到舒食」專題中強調,地球暖化問題不僅僅是國家和企業的責任,更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而蔬食正是我們能夠實踐的一種有效方式。李醫師建議素食者應避免依賴加工製品,而應多攝取原型食物,以確保全面的營養攝取。他進一步提出「舒食」的概念,提倡從檢討自身健康開始,並根據個人體質量身定制飲食計畫,這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從飲食中透視生活智慧,更是一種內外調和的禪意實踐。


隨著台東寶嚴禪寺基地的即將動工,一座符合ESG永續發展標準的道場藍圖逐漸清晰。這座禪修中心將成為適合各年齡層的靜心場所,提供健康、低碳、友善的環境,讓大眾在此體驗靜心修行的禪意生活。活動最後,寶嚴國際佛學研修院院長星慕法師致贈的《天鼓颺塵:傳塵大和尚攝影/開示精選》和《剛剛好的般若-好好讀金剛經》為活動畫上圓滿句點。這些紀念品,既是對講者的感謝,也是對所有參與者的深遠祝福,期許我們未來能在藝術、建築與飲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自在的禪意生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