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梵網經菩薩戒意義

2025年2月27日

宗務長 見輝法師開示節錄


寶嚴禪寺即將啟建菩薩戒會,菩薩戒是我們每位佛子的最高戒法,為什麼要在娑婆世界建立菩薩戒會呢?每個人其實本來就受持菩薩戒,每個人本來也都是菩薩,才會得遇受菩薩戒的因緣。梵網經菩薩戒之所以稱為菩薩戒的最高境界原因來自於「梵網」二字成就菩薩戒。


甚麼是「梵網」,就是梵天有一張光網,像珠子相連一樣形成了一個網狀的結構。這個網狀的結構代表我們這個世界,人跟人之間就如網的串連一般。而這個網並不是情網也不是人跟人之間恩怨情仇糾纏的網,而是梵網。「梵」就是清淨的意思。


一個人的清淨心與另一個人的清淨心交織成網而形成一個清淨的法界,受持菩薩戒就是華嚴法界。華嚴經從一開始的修學「初發心即成正覺」乃至於到圓滿,以普賢十大願為終身乃至生生世世的本願,這就是菩薩戒的行持。


菩薩戒講到:「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每個人為什麼要受持菩薩戒?因為你是以孝順之心,什麼是孝?孝就是教,古時候的孝就是教法的孝,教法的教就是完全複製父母親的德行。可是我們知道在人間的父母是給我們色身,他們不見得是有德的父母,現今很多社會新聞有的父母虐待子女、有的父母品德不端,有的父母能力不足而自顧不暇。所以在定義上的父母是養你的色身給你生命,真實的父母是「法身父母」。誰給我們法身慧命呢?就是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諸佛菩薩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兩個都很重要。父母給我們色身我們很感恩要孝順,但是孝順要怎麼孝順?是用身體物質的孝順。如果能度父母來學法這才是真正的孝順。所以行菩薩道就是一個最大的孝順。


在孝經裏面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把自己照顧好,讓自己的生活走上正軌,不要讓父母操心這就是基本的孝養。但是孝之終就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能夠在生命當中走出一條修道之路這叫做孝之終,這是中國古德所談的孝。佛法當中的孝就是修行成就,叫做孝順至道之法。你的孝要如佛如菩薩這才叫做孝。這是教法的意思。


那「順」呢?你要順應的不是父母親打你你就忍耐,父母親做壞事只要他高興我就滿足他們,這是愚孝。順應父母要順應他的智慧,要順應他的菩提心而不是他的習氣。每天打電話給你告媳婦的狀說鄰居壞話,父母親做壞事你也助長他,甚至一起做壞事這就是愚孝。所以孝順是什麼?是真正的至道,究竟之法。如果你不懂你就要來受菩薩戒。


受菩薩戒是孝順的最高表現。每天行菩薩道怎麼行?半月半月要誦菩薩戒,要常常複習菩薩戒內容。

內容是什麼:

「三聚淨戒難得聞,經於無量俱胝劫,讀誦受持亦如是,如說修行者更難。」這裏的重點有兩個。第一個我們遇到了菩薩戒要生難得想,很難得能夠聽得到這三聚淨戒。除了聽聞戒之外你要無量俱胝劫都能夠聽聞,希望自己這輩子學佛下輩子還要繼續學,不要迷失了。這輩子學到的要記得,不但要記得還要能做到。受菩薩戒要越早越好、越快越好,為什麼?因為我們要趕快把自己的善根給喚醒。所以該怎麼做?就是讀誦受持,如說修行。受持讀誦這是最基本的要半月半月不是自己誦而已要跟大家一起讀誦,依著所學來做。


為什麼華嚴經有七處九會?就是所有的菩薩大家聚會,聚會的時候符合三聚淨戒,這是最好的菩薩聚會。當你有任何的迷失,半個月半個月誦戒時,一旦參加這個聚會馬上就會回歸到正途。菩薩就是清楚知道什麼事該做不該做,而且有堅持到底的意志力,因為他知道這輩子沒成功下輩子會隨著這一世的努力繼續。所以真正的父母是你的上輩子的「因」才有這輩子的「果」。而這輩子的因又是未來的果,隨時都在因果的正確方向當中,因就是非常重要的三聚淨戒。


所謂三聚就是聚集各式各樣清淨的戒,三類清淨的戒法。如果能夠依據這三類戒法修行就能圓融無礙,沒有障礙。哪三類:第一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就是包含融攝。什麼叫做攝律儀?就是止一切惡。所以戒法很簡單,就是你不要做壞事,不要起壞心。一般人沒有去受戒,心想我沒有像你們那麼傻,我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任意妄為,你看我多自由自在。如果一個人做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是壞事,然後還很高興地去做,如果是這樣,你的人生就很悲哀。所以要受戒知道什麼是不該做。佛陀告訴告訴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就是最基本做人做事的道理。


很多人做不到,覺得講話不要妄語很困難,滿口謊言,連講話都一定要帶一個髒字,那這人生就很悲哀。有人說:沒辦法!我的工作不得不批評、不得不說謊,那奉勸你要趁早把這工作換掉。為什麼?因為你工作賺了錢一死你就要去受報了。所以為什麼進入社會之前要先受菩薩戒,因為你有菩薩戒在選擇職業時就會選擇清淨的行業。職業就是一個生活的方式一種專業,沒有一個專業一定要做壞事才會成就的。但也有自利利他的專業你為什麼不要選擇一個清淨的行業呢?就算是祖傳事業,到你這一代也可以改革。所以攝律儀戒就是止一切惡。


第二是攝善法戒。就是修一切善,無善不修。只要能夠讓自己不貪不瞋不癡,能夠起善念就是攝善法戒。讓自己每天起善念,心能夠有善的作用,行為能夠修善這是最重要的,積極修一切善才能夠圓滿菩薩的發心。


佛陀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修善法沒有什麼,修善法就是要滿足你的智慧跟福報。不要說這是貪圖功德,我們不要功德難道要業障嗎?是不是?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福報我都願意去修,福報是不怕越來越多,是不是?佛陀叫做福慧兩足尊,我們學佛就是要像佛這麼有福報,他住在什麼地方?他住在黃金為地、琉璃為池的地方。


第三攝眾生戒,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這個戒什麼人都可以受,連鬼神都能受,但解法師語皆得受戒,受菩薩戒是沒有門檻的。只要你是眾生,只要你有菩提心,你就能夠受持,就該受持。你怎麼知道你有沒有菩提心,你不知道。你有菩提心你從來都不知道,所以受持菩薩戒戒師就會問:你是某某菩薩,你有沒有發菩提心?當你回答的時候你就發菩提心。因為你本來不知道,戒師叫了你,你就開始去思考什麼叫菩提心,開始去用菩提心。所以受菩薩戒是發菩提心的開始。


但凡發菩提心的人都是受持菩薩戒,不見得一定要這個儀式,但是有了儀式,大家會更能夠聚焦,為什麼?因為發菩提心的人是由發菩提心的佛來啟發菩提心。你看到佛,看到菩薩做為我們的典範,你就會覺得我也是如此,我也能夠像佛這樣圓滿。那當然這條路是很安全的,你不去走就是走向輪迴。


所以受菩薩戒的人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像佛菩薩一樣攝受一切眾生。所以地獄有地藏王菩薩,天上有天王,甚至於連摩醯首羅天的天王都是菩薩,魔也是菩薩,為什麼?菩薩就是要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來度化一切眾生。所以發菩提心這件事情本來做為一個眾生就都能夠做到的。只是我們藉由三聚淨戒來攝受讓我們能夠喚起我們的記憶,堅定我們的信念。所以受持菩薩戒真的是很殊勝,這三種戒法值得我們來受持。


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

這是十方佛菩薩的承諾,你受持菩薩戒之後常常跟佛在一起,你背後就有人了,這是最重要最聰明的。你要尋求保護要尋求誰?黑社會老大?黑社會老大保護你他是要你付出代價,你要成為他的奴隸。但是佛呢?保護你是要讓你成佛,佛說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他會保護你、守護你,讓你一路直至成佛。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德利益,我們要讓佛成為我們最大護法,受此菩薩戒終身保固,生生世世你都很安全。


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

在你這此生圓滿的時候回頭想做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就是受此菩薩戒。你不要以為你不需要,家人比較需要,這就是邪見。只要不來受菩薩戒的就是邪見,因為他根本搞不清楚什麼叫菩薩戒就先拒絕,就先說我不用、我不會、我不行、我不能。如果你來受此菩薩戒就是命終之時有正見而且心歡喜。為什麼?因為你這一輩子完成了功課,下輩子還會繼續行菩薩道,一定會繼續行菩薩道不會墮惡道在那邊等著人來救你,反而是去惡道救人,所以這就是菩薩戒最殊勝的地方。


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

受此菩薩戒了之後你跟誰是朋友?所有的菩薩都是你的朋友,所以你是菩薩的朋友,菩薩也是你的朋友,四海之內皆是菩薩兄弟。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累積三聚淨戒功德大得不得了,所以戒度悉成就,持戒波羅蜜完全是圓滿的。


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你的本性當中的這些戒法全部都會因為你受菩薩戒而圓滿,因為修福修慧。戒法就是我們的日常、就是我們的方向,我們每天習慣修福報隨手可得,神通妙用是隨時都在,那你就沒有時間起煩惱,因為你根本不會起煩惱了,每天都忙得不得了,忙著行菩薩道了,哪還有時間自怨自艾。這菩薩戒的利益就是這麼的殊勝。


如果你能夠瞭解這些利益你為什麼還要猶豫呢?所有的猶豫都是自己智慧不足。智慧不足就更要受菩薩戒,智慧夠的人更是勇往直前去受持菩薩戒,而且還會勸發一切的親友一起來受持。今天我們有因緣能夠接觸到戒法,能夠受此梵網經菩薩戒大眾要一起來發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法。


完整開示由此入 https://youtu.be/jIeNfTNGzQI



bottom of page